<rp id="krgpi"></rp>
    <video id="krgpi"></video>
  • <wbr id="krgpi"><ins id="krgpi"></ins></wbr>
      <video id="krgpi"></video>

      《福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政策解讀

      來源:福安市文體和旅游局 發布時間: 2023-02-16 11:34
      加大字體 縮小字體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23年2月,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安政辦規〔2023〕2號),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現解讀如下:

        一、背景依據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和省、市、縣文物安全會議精神,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閩政辦發明電〔2022〕19號)《寧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文物安全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寧政辦規〔2022〕7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若干措施》。

        二、目標任務

        深刻吸取屏南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安橋火災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嚴格落實文物保護責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堅決防止類似事故發生,達到切實守護好福安市歷史文化遺產的目標要求。

        三、范圍期限

        《若干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由市文體旅游局負責解釋。

        四、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包含七個部分內容,共計二十一條具體措施,從履行政府主體責任、進一步提升保護力度、強化部門監管職責、突出直接管理責任、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深化法制宣傳教育、夯實科學技術支撐等七個方面制定具體細則。

        一是履行政府主體責任,構建文物保護和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提出各鄉鎮要依法履行文物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不斷完善文物安全責任體系。明確文物所在地鄉鎮(街道)主要領導為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一般不可移動文物的安全第一責任人。落實文物工作“五納入”,健全文物安全協調機制,定期召開安全會議,嚴格落實文物安全責任體系。加強文物保護相關規劃編制和源頭管理,納入城鄉規劃實施管理,強化安全督查和責任追究。

        二是加大投入,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提出要嚴格落實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日常經費,保障文物安全工作順利推進。市財政每年安排文物保護專項經費100萬元。分別撥付2個國保單位每年5萬元、7個省保單位每年3萬元日常保養維護經費,其余統籌用于全市文物修繕、消防安全、宣傳培訓、日常巡查監管和文物征集等工作。市本級文保單位日常保養維護經費由屬地鄉鎮(街道)承擔。

        三是強化部門監管職責,完善文物保護聯合監管體系。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落實各部門文物安全工作職責。市文體和旅游局負責協調和指導文物安全工作,市委宣傳部、市委臺港澳辦、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發改局、市教育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等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履行文物安全工作責任。要求建立文物行政執法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分析開展督查或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文物犯罪行為。

        四是突出直接管理責任,落實文物保護和安全巡查制度。提出要嚴格落實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完善制定各級文物保護安全管理制度,明確文物管理使用單位日常巡查分工。要求文物管理使用單位要建立安全保衛人員值班備勤機制,切實做到人員到崗、責任到人,日日有巡查、次次有記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落實24小時安保值班制度,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報告并及時處置。要求文物主管部門對文物安全責任落實、安全關鍵崗位和關鍵環節工作執行落實情況開展安全日常檢查和監督工作。對重大隱患、事故、違法案件和多次通報仍未整改到位的安全隱患問題,提請列為市政府督查事項,確保隱患整改到位。要進一步強化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國保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治安巡查和安全防范工作,明確文物管理專兼職人員配備。

        五是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提升文物監管執法能力。提出加強文物監管、執法落實,確定文物執法的督查專管部門、專職人員,要求各鄉鎮(街道)將文物單位的巡查納入網格化管理,積極組織參加文物監管、執法培訓班,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水平。

        六是強化法制宣傳,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提出加強宣傳引導,深挖歷史文化內涵,借助“國際博物館日”、微信公眾號等線上線下主題活動平臺,普及文物法律法規和執法動態,營造良好文物保護氛圍。暢通社會監督渠道,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筑的保護和管理,積極引導志愿者等參與文物保護監督,緩解基層文物監管壓力。

        七是夯實科學技術支撐,推進文物安防設施設備建設。提出文物主管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三防工程實施計劃,按照輕重緩急程度,實施建設文物安全防護工程。各鄉鎮(街道)要結合實際,于2022年10前落實好“一文保一方案”工作并抓緊實施。財政部門負責安排專項資金保障各級文保單位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建設工作;公安、消防部門按照各自職能指導文物安消防設施設備建設;各鄉鎮(街道)要依照規定完成轄區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消防隊和消防站建設,開展應急演練,其中國保單位要建立專職消防隊。要建設覆蓋轄區內各類文物保護單位的市級文物保護視頻監測平臺,全面提升智能巡檢水平。

        五、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聯系人:市文體和旅游局(市博物館) 張玉文

        聯系電話:053—6373663。

      人人爽人人添
      <rp id="krgpi"></rp>
        <video id="krgpi"></video>
    1. <wbr id="krgpi"><ins id="krgpi"></ins></wbr>
        <video id="krgpi"></video>